博客
关于我
强烈建议你试试无所不能的chatGPT,快点击我
http权威指南读书笔记(三)——http报文
阅读量:5144 次
发布时间:2019-06-13

本文共 4130 字,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13 分钟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http报文

    书已经读了差不多一半了,给我的感觉这本书的前几章主要是介绍http的规则,随着介绍的不断深入,对原理与结构方面的问题也介绍的越来越多,而且也十分深刻,通过对于这本书的学习,不光光能学习到http的知识,而且更能通过对http的了解,对整个网络是如何运行,数据是如何传输有个深刻的印象,解决了很多以前似懂非懂的问题,确实是一本好书。

   报文流

    http报文是在http应用程序之间发送的数据块,以文本形式的元信息开头,描述了报文的内容和含义,后面跟着可选的数据部分。报文在服务器和代理之间流动。

      报文流入源服务器

      http使用流入流出来描述事务处理方向,报文流入源服务器,工作完成后流回用户的Agent代理中。

      所有报文都会向下游流动,所有报文的发送者都在接受者的上游 ,例如代理1将报文发送向代理2,那么代理1就是代理2的上游,可以把报文想象成河水,上下游的关系就很容易明白了。

      报文的组成

       报文是简单的格式化数据块。它由三部分组成:对报文进行描述的起始行,包含属性的首部,以及可选的,包含数据的主体。

       起始行和首部是由行分隔的ASCII文本,每行都由一个或两个字符组成的行终止符作为结束,其中包括一个回车符和一个换行符,这个行终止符可以写作CRLF,虽然标准里是这么说,但是要有些客户端没有遵循标准,只是用了回车或者换行。主体是一个可选的数据块,可以包含二进制或文本,或者为空。

       报文的语法

    报文可以分为两类:请求报文响应报文。请求报文是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的一个请求,响应报文将请求得到的结果返回给客户端。

       请求报文的格式: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          <method><request-url><version>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          <header>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          <entity-body>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         响应报文的格式:

          <version><status><reason-phrase>

          <header>

          <entity-body>

       方法:客户端希望对资源执行的动作。如POST GET。          

       首部:可以有0个或者多个首部,每个首部都是name:value的形式,然后以CRLF结束。

       请求URL:提供了所请求资源的完整URL。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       状态码:这三位数字描述了请求中发生的情况。

       版本:HTTP协议版本号。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       原因短语:状态码的可读版本简单说明了发生的情况。

       实体的主体部分:包含任意数据组成的数据块。

       注意一组HTTP首部总是应该以一个空行(仅有CRLF)结束,甚至即使没有首部和实体的主体部分也应该如此,但是由于有些服务器并不严谨,会错误的省略最后的CRLF,需要注意。

       起始行

       所有的HTTP报文都以一个起始行作为开始,请求起始行说明要做什么,响应起始行说明发生了什么。

       请求行:请求报文的起始行被称为请求行,包含了一个方法和一个请求URL,方法描述了服务器应该执行的操作,URL告诉服务器应该对哪个资源操作,版本告知服务器正在使用的HTTP版本信息,所有这些字段都是由空格分隔开的,例如:GET /index.html HTTP/1.1

      响应行:响应报文的起始行被称为响应行,包含http版本,数字状态码,和原因短语。

       版本号:版本号以HTTP/X,Y的形式出现,版本号说明了应用程序支持的最高HTTP版本,版本号不会被当做小数来处理,版本中每个数字都会被当做一个单独的数字处理,例如HTTP/2.22就比HTTP/2.3版本高,因为22比3大。

      首部

       跟在起始行后面的就是零个或者多个首部字段,首部字段向请求和响应报文中添加了一些附加信息,本质上来说就是key:value列表,例如:

content-length:19 就是一个表示报文长度的首部字段。

     首部延续行:将长的首部行分为多行提高可读性,多出来的行每行前面最好有一个空格或者制表符,例如:

     Server:Test

       Version:1.0

     首部分为几个类别

  • 通用首部

    这个是客户端和服务器都可以使用的首部,提供了报文相关的最基本信息。不管是响应报文和还是请求报文。例如

  1. connection   允许客户端和服务器指定与请求/响应连接有关的选项
  2. Date           提供日期和事件标识,说明报文创建时间 
  • 请求首部

    请求报文特有的首部。

  1. Host            给出了接收请求的服务器的主机名和端口
  2. Referer        提供包含当前请求URI的文档的URL
  3. User-Agent   将发起请求的应用程序名告诉服务器。

     Accept首部:将客户端提供了一种将其喜好和能力告知服务器的方式,包括他们想要什么,可以使用什么,他们不想要什么。

  1. Accept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告诉服务器能发送哪些媒体类型。
  2. Accept-Charset    告诉服务器能发送哪些字符集。
  3. Accept-Encoding  告诉服务器能够发送哪些编码。

     条件请求首部:在客户端需要为请求加上限制时使用,具有分支判断功能

  1. Expect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允许客户端列出某请求所学要的服务器行为。
  2. If-Match              如果实体标记与文档当前的实体标记相匹配,就获取这个文档(缓存相关)
  3. If-Modified-Since  如果资源在指定日期之后修改过,那么就获取这个文档。(缓存相关)

     安全请求首部:简单的安全机制,要求客户端在获取特定的资源之前,先对自身进行验证。

  1. Authorization        包含了客户端提供给服务器,以便对其自身进行认证的数据。
  2. Cookie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客户端用它向服务器传送了一个令牌——他并不是真正的安全首部,但确实包含了安全功能

     代理请求首部:关于代理控制的首部。

  1. Max—Forward       在通往源服务器的路径上,将请求转发给其他代理或者网关的最大次数,与TRACE方法一起使用。
  • 响应首部

     同上,响应报文特有的首部。

  1. Age           从最初创建开始响应持续时间。
  2. Public        服务器为其资源支持的请求方法列表
  3. Server        服务器应用程序软件的名称和版本。

     协商首部:如果资源有多重表示方法,如某文档有中文和英文两个版本,就可以通过这些首部与服务器进行协商。

  1. Accept-Ranges   对此资源来说,服务器可接受的范围类型。

     安全响应首部:与安全响应首部相关,实现安全功能。

  • 实体首部

    用来描述HTTP报文的负荷,请求响应报文都可能出现。

  1. Allow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列出了可以对此实体执行的请求方法
  2. Location            告知客户端实体处于何处;用于将接收端定向到资源的(可能是新的)位置(URL)上去。

     内容首部:提供了与实体内容有关的特定信息,说明了其类型尺寸以及处理它所需的有用信息。

  1. content-Base       解析主体中的相对URL时使用的基础URL。
  2. content-Encoding  对主体执行的任意编码方式
  3. content-Language 理解主体时最合适的自然语言。
  4. content-Length     主体的长度或尺寸
  5. content-Type        这个主体的对象类型

     实体缓存首部:说明何时如何进行缓存。

  1. ETag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与此实体相关的实体标记
  2. Expires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实体不再有效,要从原始的源再次获取此实体的日期和事件
  3. Last-Modified         这个实体最后一次被修改的日期和时间。
  • 扩展首部:用户自定义的首部。

   (以上的首部都是比较常用的首部,并不是全部的首部,如果需要查询其他首部的相信信息,可以去维基百科)

    方法

   方法也就是method,并不是每个服务器都实现了所有方法。HTTP定义了一组被称为安全方法的方法,GET方法和HEAD方法都被认为是安全的,原则上来说不会对服务器产生不好的影响,例如GET正常的来说只是获取服务器的资源。

  •  GET

     最常见的方法,通常用于获取服务器的某个资源,HTTP/1.1要求服务器实现该方法。

     

  •  HEAD

     与GET方法类似,但服务器响应中只返回首部,不会返回实体的部分,这允许客户端在未获取实际资源的情况下,对资源首部进行检查,HEAD可以:

  1. 在不获取资源的情况下了解资源情况,如类型。
  2. 通过查看响应中的状态码,判断资源是否存在。
  3. 通过查看首部,测试资源是否被修改了。
  •  PUT

     PUT方法会向服务器写入文档,语义为让服务器用请求的主体部分创建一个由请求URL命名的新文档,如果URL已经存在了文件,那么就覆盖它。

  •  POST

     POST方法起初是向服务器输入数据的,现在通常用它来实现HTML表单。

  •  TRACE

    TRACE方法允许客户端在最终将请求发送给服务器时,看到它会变成什么样子,TARCE请求会发起“环回”诊断,报文最后一站会发挥一条TRACE响应,并在响应主体中携带他收到的原始报文,这样客户端就可查看它所发送的请求经过网络时候是否发生了变化,例如:

    请求报文:

    TRACE /index.html HTTP/1.1

    Accept:*/*

    Host:www.baidu.com

    响应报文

    HTTP/1.1 200 OK

    Content-type:text/plain

    Content-length:96

    

    TRACE /index.html HTTP/1.1

    Accept:*/*

    Host:www.baidu.com

    TRACE可以很方便的诊断,但他也有缺点,网络中间的应用程序可能会根据请求的方法不通,而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,但TRACE并不能提供区分这些方法的机制。同时TRACE请求中不能带有实体的主体部分,而其相应部分为服务器收到的TRACE请求的精确副本。

 

  •  OPTIONS

      OPTIONS方法请求服务器告知其支持的各种功能,可以询问服务器对于特定资源支持哪些方法,如对index.html,支持GET,POST请求。

  •  DELETE

       DELETE方法请服务器删除请求URL所指定的资源,但是是否删除是由服务器进行决定的。

  •  扩展方法

       未定义在HTTP标准中的,由服务器自行实现的一些方法。

     状态码:

      写了这么多了,状态码这部分有点懒得写了。。。。

      正好看到了一篇好文,引用过来吧:

      这次的笔记就到这里,估计下一章节要拆分,主要介绍的是连接管理,和TCP方面的问题。

 

       

 

 

        

        

转载于:https://www.cnblogs.com/littlewish/archive/2013/01/11/2855342.html

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
JS类与对象/构造函数/对象模型[回顾]
查看>>
2-1aabb
查看>>
matlab第一个小应用
查看>>
Lucene简单介绍
查看>>
OAuth2 .net MVC实现获取token
查看>>
java中XML操作:xml与string互转、读取XML文档节点及对XML节点增删改查
查看>>
Nginx多域名配置
查看>>
使用Reporting Services时遇到的小问题
查看>>
传递事件和传递命令系统···
查看>>
约瑟夫问题
查看>>
Arduino 报错总结
查看>>
树莓派Android Things物联网开发:树莓派GPIO引脚图
查看>>
Database、User、Schema、Tables、Col、Row
查看>>
ckplayer网页播放器简易教程
查看>>
Android Studio 学习(六)内容提供器
查看>>
作业1:求500到1000之间有多少个素数,并打印出来
查看>>
for循环:用turtle画一颗五角星
查看>>
浅谈JavaScript中的eval()
查看>>
操作系统学习(七) 、保护机制概述
查看>>
Android中的自定义控件(一)
查看>>